1964年,被公認為純愛始祖的《愛と死をみつめて》(凝視愛與死)書信集開啟了這個契機,確立了純愛的正統格式:愛情與死亡。
1980年代,被稱為『80年代文學旗手』的村上春樹,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戀愛小說『挪威的森林』,他自己這本半自傳體的戀愛小說成為了那個年代的聖經作品,大膽的性愛描寫為那個保守的投下一顆震撼彈,甚至被批評為『用純文學包裝的情色小說』,雖然,以這個年代的角度來看那種等級根本不算什麼,但是,以那個年代而言的確是非常震撼的。許多人都聽過『挪威的森林』,也聽聞許多他偉大的事蹟,但是在我這個年紀的人看過的已經變的非常少了,除非是對日本文學有點興趣的才會特別去找來看,不然一般普羅大眾除非是剛好有看到在特賣,不然接觸到這本老書的機會不多。
1995年,岩井俊二導演的『情書』上映,其清新夢幻的風格不只是在日本大受歡迎,也席捲了整個亞洲,純愛一詞正式確立,以高中時代為背景的設定,幾乎成為所謂『純愛電影』的範本,電影中描述到的高中時代,完整的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經驗,勾起了許多人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,我想這是這部電影很重要的成功關鍵,高中常常是許多年輕人的愛情啟蒙時期,對於『初戀』的回憶會跟著許多人一輩子,因此,以高中時代為背景的愛情故事,才會如此成功。
從60到90年代的這個時期,算是所謂的啟蒙時期,80年代的村上,90年代的岩井俊二,分別樹立了一個重要的作品典範,這兩個經典作品出現,訂下了日本純愛風格與西洋愛情電影小說的差異。岩井對於『青春』和『單戀』這兩個元素的依戀,與西洋電影中常要強調的成熟戀愛不同,著重於那個萌芽的過程,還有那種東方人特有的『壓抑』,強調這簡單而單純的這種戀愛心情,可以說是『純愛』所真正要傳達的,而死亡,只不過是為了淬鍊那份單純,只留下美好的部分在心裡,所用的手段。村上的小說所著重的心裡描寫,以第一人稱所營造出來的真實感,與西洋愛情小說著重的表象與氣氛上的描寫不同,更深化那種感覺,而非強調周圍事物。不約而同的,主角都是與一般民眾相似的人物,與舊時代的華麗戲劇不同,整個故事更能讓人融入,這也是近代愛情小說與舊時代的重要差異,試圖去喚起讀者或觀眾對於自身經驗的對應,而非去創造一個不可能達到的夢想。
留言列表